告别一天一充:Apple Watch如何关闭全天候显示?

苹果手表功能强大,是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。但若想让它电力充沛地陪伴更久,除了日常充电,一些精细的设置也能帮大忙。


本文将为您揭示如何通过优化设置,显著延长 Apple Watch 的电池续航时间。

显示设置:省电第一步

  • 关闭全天候显示:这是最能有效节省电量的方法之一。许多用户发现关闭全天候显示能节省高达 20% 到 26% 的电池损耗。即便关闭,抬腕亮屏功能依然可以确保您需要时能快速查看时间。
  • 减少动态效果与透明度:在“辅助功能”设置中开启“减少动态效果”和“降低透明度”功能,可以禁用一些不必要的动画和视觉效果,有助于提升性能并节省电量。

表盘优化:隐藏的耗电大户

  • 精简复杂功能:表盘上的复杂功能是 Apple Watch 电池消耗的“隐形杀手”。每个需要频繁更新的复杂功能(例如天气、股市、活动圆圈)都会促使手表更频繁地刷新数据,从而增加耗电。
  • 选择静态复杂功能:优先使用更新频率较低的复杂功能,如日期、电池电量或日历事件等,它们对电池更友好。
  • 深色简洁表盘:使用深色主题的简洁表盘能有效省电,特别是在开启全天候显示时。如果您坚持使用全天候显示,可以尝试在“显示与亮度”设置中禁用“全天候显示”下的“显示复杂功能”选项,这能显著减少耗电。

健康与传感器功能:按需开启

  • 关闭不必要的健康监测:部分健康功能,如“睡眠呼吸暂停”和“洗手计时”,可能消耗较多电量。若非必要,可以考虑关闭。一位用户提到,“睡眠呼吸暂停”可导致 15% 到 25% 的睡眠期间电量损失。
  • 环境噪音测量:如果您觉得环境噪音测量功能不太实用,也可以将其关闭。
  • 后台血氧与心率测量:这些后台测量功能会消耗电量。在“低电量模式”下,它们会自动禁用。

通知管理:掌控信息流

  • 手动禁用不重要通知:前往“设置”>“通知”,仔细筛选并关闭那些您不关心的应用程序通知。这需要一些“体力活”,但能有效节省电池。

Siri 设置:聪明唤醒,节省电力

  • 关闭“嘿 Siri”:关闭“嘿 Siri”语音唤醒功能,可以避免麦克风一直处于监听状态。改用抬腕讲话或按下数码表冠来唤醒 Siri,既方便又能节省电量。

连接与后台刷新:避免默默耗电

  • 背景 App 刷新:在“设置”>“通用”>“背景 App 刷新”中,关闭大部分不常用的 App 的后台刷新功能。请注意,即便关闭,表盘上设有复杂功能的 App 仍会继续刷新。
  • Wi-Fi 与蓝牙:通常情况下,同时开启 Wi-Fi 和蓝牙是没问题的。Apple Watch 会优先通过蓝牙连接 iPhone,仅在蓝牙不可用时才切换到 Wi-Fi。不过,在低电量模式下,如果 iPhone 不在附近,Wi-Fi 和蜂窝网络连接会受到限制。

充电习惯与模式:维护电池健康

  • 优化电池充电:此功能默认开启,它能学习您的日常充电习惯,并在您需要时才将电量充到 80% 以上,以减少电池老化。
  • 优化充电限制:部分支持的 Apple Watch 型号(如 Apple Watch SE 及更高版本、Apple Watch Series 6 及更高版本、Apple Watch Ultra 及更高版本,需 watchOS 10 及更高版本)提供此功能。它会根据您的日常使用习惯动态调整最佳充电上限,进一步提升电池寿命。
  • 低电量模式:这是一个强效的省电模式,可将手表的续航时间延长一倍。它会禁用“全天候显示”、后台心率和血氧测量、不规则心率通知、双指轻点手势、日照时间暴露等功能。当电量低于 10% 时,手表通常会提示您开启此模式。
  • 运动模式下的低电量:您可以在“体能训练”设置中选择在体能训练时自动启用低电量模式。这会减少 GPS 和心率读数频率,对于长时间的户外体能训练特别有用。此外,在进行 GPS 运动时,如果手表与 iPhone 连接,可以将部分 GPS 工作卸载到 iPhone 上,进一步节省手表电量。

额外小贴士:

  • 定期重启手表:每周重启几次手表有助于刷新系统内存,改善整体性能。
  • 维持适中电量:尽量避免电池电量频繁低于 20% 或持续充到 100%。尝试保持电量在 20% 到 90% 之间,有助于电池健康。
  • 利用睡眠排程:在 iPhone 上设置睡眠排程,手表在您睡眠期间会自动关闭 AOD 和抬腕唤醒等功能,不仅提高电池效率,还能开启腕部温度追踪(适用于 Series 8 及更高版本)。

延长 Apple Watch 电池续航,需要在功能便利性和电池寿命之间找到平衡。

根据您的个人使用习惯,选择性地调整这些设置,就能让您的 Apple Watch 保持更持久的电力,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。

Previous Post
No Comment
Add Comment
comment ur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