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hone手机进水怎么办?手机进水别放米里!为什么“大米吸水法”是个误区?速看iPhone落水后的“救命”指南!

大家有没有遇到过手机不小心沾水或者进水的情况?

别慌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iPhone的防水性能和

进水后的正确处理方法。

首先要明确一点,虽然我们经常说iPhone“防水”,但苹果官方的说法一直是“抗泼溅、抗水、抗尘”。


这可不是“防水”,而是指在受控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过测试的抗性

iPhone 7及后续型号都具备这种抗性。具体来说,不同型号的抗水等级不同:比如iPhone 12到iPhone 16e系列在IEC 60529标准下达到了IP68级别,意味着它们可以在最深6米的水下停留30分钟。

而iPhone 11 Pro系列则支持最深4米30分钟,iPhone 11和XS系列是最深2米30分钟。

更早期的型号,如iPhone 7、iPhone 8、iPhone X、iPhone XR以及第二代和第三代iPhone SE,则是IP67级别,也就是最深1米水下30分钟。

但请记住,这种抗水性不是永久的,它会随着日常磨损而减弱。

而且,液体造成的损坏通常不在保修范围内

所以,最好还是尽量避免让iPhone接触到水。


比如,不要戴着iPhone游泳或洗澡,不要暴露在加压水或高速水流中(比如冲淋或水上运动),也不要在桑拿房或蒸汽房中使用。

此外,肥皂、洗涤剂、酸性物质、香水、防虫剂、乳液、防晒霜、油、染发剂等液体也应尽量避免接触。

那么,

万一iPhone真的进水了,我们该怎么办呢?

第一时间当然是赶紧把手机拿出来

如果是非水液体溅到了手机上,可以用自来水冲洗受影响的区域。

然后,

立刻关机

接着,用一块柔软、不起毛的布(比如镜头布)擦干iPhone表面。

不要摇晃手机或往接口里吹气,这可能会让水渗入更深。

如果扬声器听筒声音变闷,这可能是水还在里面。

可以尝试将iPhone扬声器朝下轻轻拍打手掌,让多余液体排出。

然后,将iPhone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干燥区域。

最关键的来了:

进水后千万不要充电!。

苹果和维修专家都强调,在手机完全干燥之前,请拔下所有线缆,不要充电或连接任何配件。

因为在潮湿状态下充电或使用配件可能会损坏iPhone,甚至导致连接器引脚腐蚀,造成永久性损坏。

至少要等待5小时,甚至有专家建议等待48小时。

如果手机出现液体检测警报,说明连接器内部或线缆上检测到液体,此时应立即断开连接,等待手机完全干燥。

那如何判断手机干没干透呢?

除了等待,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技巧,就是使用**“水弹出”(Water Eject)快捷指令**。


这个快捷指令会通过发出低频声音,让扬声器振动从而将内部的水珠排出。

你可以直接在iPhone上下载这个快捷指令,它会使用非常低沉的声音,持续10到20秒,或者更长(30到60秒),将扬声器中的水排出。很多用户亲测有效,甚至有人说比传统土法管用得多。

虽然iPhone本身没有Apple Watch那样的内置“水排出”功能,但这个快捷指令基本能实现同样效果。

除了快捷指令,App Store里也有类似功能的第三方应用,提供类似功能。

不过,不建议频繁滥用此功能,毕竟即使手机抗水,但长期湿润总归不好。

再次强调一下常见的错误做法:

  • 不要把手机放进米袋里。这是个流传很广的“偏方”,但专家们一致认为它无效,甚至可能把米粒或淀粉碎屑卡在接口里,造成新的问题或腐蚀。
  • 不要使用吹风机或其他外部热源。高温会损坏内部元件,甚至把水分推向更深处。
  • 不要按压手机上的按钮。这也会把水进一步推入设备内部。
  • 不要在湿润时尝试强制充电

如果你的iPhone进水严重,或者经过以上处理后仍出现问题,比如屏幕触摸失灵、电池问题、显示异常,或者即使干燥了48小时也无法开机,那么就该寻求专业维修服务了。

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和处理进水的iPhone。

记住,预防为主,正确处理是关键!
Next Post Previous Post
No Comment
Add Comment
comment url